![]() |
光看考試時間三小時半,總共四十道題目,就知道IREX不會單純到哪裡去。倒不是需要多複雜的計算或是推理,而是要考慮的層面比較廣。有時候題目就丟給我們某個機場的天氣預報、預定抵達時間,就問如果要儀器飛行飛到那個機場去,需不需要計畫轉降機場,或是攜帶盤旋的油料。根據Bob Tait的說法,這樣的題目就要考慮八項因素:導航設備、雲層高度、能見度、側風強度、預報準確度、跑道燈光、雷雨等。若思慮不周,很容易就找不到正確答案。
所以考試時,我們常常要交叉參考各項程序及法規。有時候要先看某個機場的航圖,確認路徑後再去翻儀器進場程序。或是在DAP查轉降標準時,又要去翻ERSA查跑道燈光的限制,考敘述性的法規時又要查AIP或是CAO。有的題目考特殊狀況,讓我們要在儀器程序表上找那不起眼的注意事項。遇到太簡單的題目時反而會覺得心裡毛毛的,總是要再三確認才敢選擇顯而易見的答案。
還好,經過這一番令人精疲力竭的考試,我們九小龍都過關了(Jeremy掛病號),再來考一次真的會要人命。回想起第一次踏進這個考場,到今天考完IREX,西哩呼嚕也過了將近四個月,幸運的是,每一次都能開心地走出考場,沒有留下任何遺憾。IREX也是我們來到這邊最後一個正式的筆試,之後就開始專心飛CPL跟CIR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